郭树忠:为什么我不用人工支架材料造耳朵
近来,不断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用人工材料而是取自体肋软骨做支架,答案如下:
医学界寻找人工材料代替肋软骨支架的努力已经很久了,并且一直没有停止过,过去尝试过的材料不止一种,尝试最多的是硅胶和聚乙烯,其中硅胶组织相容性最好,即最不容易发生异物排斥反应,现在的隆鼻、隆颏和隆乳材料全是硅胶,现在巴西有一个大夫还在用硅胶做耳朵,但绝大多数医生的经验是用硅胶造耳朵效果不好、容易出问题,因而放弃了这种材料。
目前国内有极少数的医生仍然在用的人工支架材料叫Medpor,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用的塑料袋的原材料聚乙烯,手术中用火可以烧变形。人对塑料的生物相容性并不好,为了增加与组织的粘连性,这种塑料表面做成了微孔,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细菌容易在局部停留,如果感染,很难控制住。
Medpor这个材料面世已经二十多年了,1995年我在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进修时就接触了这个材料,当时洛杉矶儿童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用这种材料做了不少耳再造,我发现手术的并发症比较高,远期感染和排斥导致的外露比例比较高,后来,这个医生把这个材料介绍到了中国。
国际上很多医生试用过Medpor,但绝大多数医生因为效果不好和容易外露而放弃了。
用Medpor再造耳朵的方法和我以前在微博里介绍的一期耳再造方法差不多,先在支架上转移颞筋膜,再在筋膜表面植皮,外形还可以,但颜色和正常皮肤有差别。
用Medpor的另外一个缺点是这种支架出厂时只有大中小几个型号,但人的耳朵外形差异性很大,所以做出来的耳朵和正常耳朵差异性比较大。
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果是个好材料,世界上那么多医生尝试以后怎么又放弃了?或者说,为什么绝大多数医生不用这个材料。
用这个材料的一个优势是不用取肋软骨,可是切取肋软骨造耳朵、隆鼻和修复面部畸形已经超过一百年了,这么长时间,除极少数人出现胸廓发育异常外,绝大多数人胸廓外形和功能没有问题,现在取肋软骨的技术也很好了,可以美容缝合伤口,胸部只遗留一个3厘米的小疤痕,这点代价不算大。
用Medpor的另外一个所谓优点是不用雕刻,即使不会雕刻也可以做,可是在我看来,一个医生连雕刻都做不了,最好别做耳朵。
因此,我在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用Medpor造出耳朵外形和好耳朵差别很大、植皮后颜色不一样,后期容易发生排斥和感染导致支架外露,且随着时间推移外露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彻底放弃了用Medpor人工支架材料造耳朵。
我的体验和世界上所有耳再造大师们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