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大典医学主编蔡景龙专访第三期——怎么预防疤痕增生?
1.早期干预:瘢痕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对于瘢痕形成后治疗尚无理想方法。因此,对瘢痕的早期干预意义重大。对瘢痕的早期干预主要是指从上皮覆盖创面后瘢痕组织开始形成时即介入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包括瘢痕形成前和形成期两个阶段的管理。早期干预的目的在于减少瘢痕进一步发展的风险,即尽量去除各种造成瘢痕增生的因素,抑制瘢痕的生长。有大量数据支持,光电治疗、放射治疗、离子束治疗、硅酮制剂、压力治疗和外用药物等单一或者联合应用是瘢痕早期干预的有效方法,可改善瘢痕症状及外观,且耐受性良好。
2.联合治疗(综合治疗):瘢痕因其复杂的形成机制和持续的进展过程,单一治疗方案的疗效常不明显。经验和部分证据提示,将各种有效方法进行合理的联合应用,包括不同机制、不同类别的治疗方案联用(如硅酮制剂和洋葱提取物制剂等药物之间联用、药物联合手术、药物联合激光治疗等)效果更优。
3.动态综合疗法:瘢痕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和长期的病理过程,需要一个持续、充分的治疗过程。定期评估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对瘢痕生长情况进行评定;另一方面对前期治疗进行评估分析。应基于评估结果持续、综合、动态治疗,直至获得满意疗效。
目前尚缺乏界定瘢痕危险分层的大规模证据,临床进行瘢痕发生风险评估时可谨慎考量影响瘢痕形成相关危险因素,进而对患者发生瘢痕的风险进行分层。女性、年龄较小、伤口或创口较深、全层损伤、创伤或烧伤面积较大、张力部位、愈合时间较长(3周以上)、反复破溃、感染以及多次手术、网状植皮、术后感染、既往不合理治疗等医源性因素,均是临床上认可或临床研究中证实的瘢痕危险因素。既往存在病理性瘢痕,或接受术后瘢痕发生率高的手术,如胸、颈部手术,或存在病理性瘢痕家族史,或合并多种上述危险因素的个体可视为瘢痕形成高风险患者。既往不存在病理性瘢痕,未接受胸、颈部手术,无病理性瘢痕家族史,且不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个体可视为瘢痕形成低风险患者。介于二者之间的,则视为瘢痕形成中风险患者。
瘢痕形成的预防措施:
包括瘢痕形成前的预防和瘢痕形成期的预防。形成前的预防主要是从创面处理和手术操作两方面着手。优化创面处理,预防瘢痕形成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控制感染,给创面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尽早封闭创面。手术操作相关的主要的预防措施为无菌原则、无创技术、无张力、无异物、无死腔、手术方法得当与手术时机合适。瘢痕形成期采取一些措施对瘢痕的生长仍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瘢痕形成的程度,减少瘢痕对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方法有:压力治疗、药物疗法、放射疗法、光电技术和功能康复综合疗法,需评估患者风险,进一步选择不同预防措施,需要专业医师指导和帮助。
证据显示,日光紫外线辐射对瘢痕组织的美观有影响。一项研究显示,术后日光暴露可使瘢痕外观恶化。因此,防晒是减少及预防色素沉着的关键。临床相关的动物模型显示,防晒霜是皮肤直接暴露于日光时的主要保护手段。理想情况下,瘢痕愈合阶段不应暴露于日光下。
由于瘢痕反复溃疡易诱发瘢痕癌,建议对反复溃疡、经久不愈的瘢痕及瘢痕化的慢性创面尽早采取手术方法,切除瘢痕,采用植皮、皮瓣方法彻底修复创面;对于张力较大的瘢痕挛缩部位,建议尽早予以手术松解,覆盖创面。
END